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
打破了常规
我们都履行着公民义务
宅家,坚决不出门
保护自己,保卫国家
留在家的家长和孩子
注定要度过一段
特别的“团圆”时光
特殊时期要进行特别的家庭教育
用心中的爱、智慧教育的力量
传递对疫情地区人们的关心
陪伴孩子度过一个
不一样的、有意义的寒假
坚定必胜信念,安心宅
家长要引导孩子们坚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战必胜的信心,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学习了解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提高科学认知,增强防护能力,稳定家庭情绪,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绘画、文字等方式一起制作一本特殊的“家庭防控疫情记录本”。
要关注家人健康,发现疫情主动报告、主动隔离、科学就诊。居家要每天早晚量一次体温,规律作息。
培养大爱情怀,孝顺宅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感人故事,以“给赴一线的爸爸妈妈、亲人写一封信”、“给我心中的英雄写一封信”、“战疫中的最美家庭”等主题,引导孩子们通过创作文章、诗歌、绘画、录制音视频、故事读本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培养爱培养大爱情怀。
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悠,给为疫情连日工作的爸爸写了一封信,稚嫩的文字满载对爸爸的想念,令人心疼。
培养良好习惯,科学宅
专家说二十天就可以培养一个好习惯,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朝夕陪伴孩子的时间,通过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强化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作息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参与家务的习惯等。
1.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活有规律是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晨昏颠倒,吃饭时间不固定,要玩就玩个通宵,这些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做作业,几点阅读,几点睡觉。在规律生活下长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而且比较有耐力。
2.阅读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阅读真的很重要!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经常陪孩子读书。
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潜力无穷。
3.运动习惯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只有多运动,才有可能少生病。学习或者其他事情,都不应该成为阻挡孩子运动的因素。
4.参与家务的习惯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活都不能做。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
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对孩子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处。
制定家庭计划,自律宅
可以通过召开家庭会议、制作家庭小报等多种方式,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制定家庭防疫生活计划、家庭年度行动计划、家庭学习计划等,鼓励孩子当家庭会议的小主持人,家庭成员在交流碰撞中畅所欲言,共同憧憬美好生活,共同约定用实际行动完成家庭计划。
以下是活动时间安排的建议,仔细来瞧瞧吧!
享受阅读时光,书香宅
可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演绎书本故事”、“当个小小讲解员”、“我家阅读瞬间随手拍”等丰富多彩的家庭阅读活动,亲子共同阅读系列图书、文章、诗歌、新闻,共同逛网络博物馆、参加网络讲座、观看记录片和优秀电影,通过讲解、演绎、图片、音视频等多种享受阅读时光。
孩子对外界的判断,常常源于对家长情绪和行为的观察。家长要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增强与孩子的交流。如孩子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要第一时间关爱和疏导,也可以利用音视频、空中课堂、在线咨询等资源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试,依靠专业的力量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保持平和的心态。
市妇联将每周五开展的“家庭教育热线”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改成“家庭教育微站”,电话变微信,一周一次改为时时在线,专门建立“安心宅家”微信群,由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的心理咨询专家们入驻为大家服务,解答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困惑,和家长一起寻找适合自己的亲子教育方法。
龙湾区推出线上亲子阅读微课,永嘉县推出家庭教育微课堂,平阳县设立微信群并开展在线微课堂,泰顺县通过开通“家庭教育e站”服务热线、主动拨打特殊群体回访电话、开设亲子家教微课堂等方式,全力助力家庭防“疫”。
科学开展运动,健身宅
在家庭开展“亲子锻炼,强身健体”活动,通过开展互动游戏、学做健身操、家庭体育大赛、健身打卡等多种形式,家长和孩子们每天坚持至少一小时的运动锻炼时间,保持健康的体魄。
创新亲子活动,文艺宅
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学唱传唱防控疫情、战胜疫情的歌曲歌谣。开展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创意亲子活动,如搭建创意积木、亲子创意折纸、飞花令、拍摄家庭情景剧、家庭角色互换、共创家庭故事读本等,在亲子活动中加强交流、培养感情。
乐清市妇联原创暖心歌曲《这样的你》,献给战“疫”中的巾帼,表达对巾帼英雄的敬意,为巾帼队伍注入年轻一代的力量。
瓯海黄品轩一家人自编自弹自唱《温州,加油》用自己的歌声给在温州奋斗的一线人员以鼓舞。
共同承担家务,勤劳宅
在家庭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家长引导孩子们共同承担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家务劳动,如洗手绢、洗袜子、洗衣服、整理餐桌、收拾餐具、洗碗、参与做饭等等,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培养自信心、成就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