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  列表  -->  她风采  -->  列表
章华妹:中国个体工商户第一人!她的创业史让总理称赞
发布日期:2019-04-19 浏览次数: 来源:市妇联 字号:[ ]

章华妹和她的“家庭大事”

狗年春节,她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决议”:把她任总经理的“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交给儿子余上京经营。家族成员戏称这是华妹家近 40 年来第七件“家庭大事”。

章华妹,女,58岁,鹿城区人,被称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她对自己“退居二线”这样解释:虽然公司营业执照也换了四块,目前一年有数百万元的经营业绩,但近年来她发现自己渐渐跟不上节奏了。“以前,客户都是上门取货,这几年随着网络经济发展,公司全国各地的客户都采取QQ、微信下单,我对网络不内行。”她说,高兴的是网络营销对儿子来说不是问题,于是决定让上京接班,用年轻人的思维去经营。

“现在的生活是那个时候不敢想象的,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的话,可能我还在小胡同里卖日用品,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市区人民西路,她坐在自己的服装辅料公司里笑着说。

章华妹拿着自己的第一份营业执照影印件(右)和目前的营业执照(左)合影

毛笔写的中国第一“照”

40年前,她家住市区解放北路,哥哥姐姐都有工作,唯独18岁的她待业在家。看着邻居们纷纷在家门口摆摊做生意,她也照葫芦画瓢。

一张小桌子,几毛钱的日用品、纽扣、纪念章、表带摆在上面——1979年,章华妹的店铺悄悄地“开张”了。至于为什么把货摊摆在家门口,“是为了一旦‘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来,好立即收摊关门”。偷着做生意的她,整天都要提心吊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第二年,允许各地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次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1979年底的一天,刚成立的鼓楼工商所工作人员找到我,说现在对做生意放开了,可以去领营业执照,还说领了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做。”她回忆。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1980年12月11日,她作了后来被称为第一件“家庭大事” 的决定: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东工商证字第10101号)。看着这张用毛笔填写,并附有相片的营业执照,她和父母觉得既新鲜又没感觉,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2013年还被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组列为国有单位收藏的可移动文物。

万元户与“有车一族”

手里有了营业执照 ,心中多了一份底气。她由“地下工作者”转为合法的个体户,把自家的堂屋搬空作为营业场所,随后又添置了几组柜台,以便摆设商品。

1982年底,她和邻居余新国结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停止经商,在家相夫教子。时间眨眼到了1985年,她一家住进位于市区水心的第一套房子,这套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花费9000元买下,但买房钱是借的。

在集体企业上班的丈夫余新国当时每月工资奖金只有50多元,要到猴年马月才能还完买房钱?她决定“复出”。1986年,夫妻俩开始从事服装辅料珠片的代理销售,生意红火的她在次年就还清了9000元买房款,还和丈夫跻身电视、报纸当时极力宣传的 “ 万元户 ”行列 。这件 “大事 ”使那一年的年夜饭,一家三口吃得特别开心。

然而,“第一个体户 ”并没有这个 “第一 ”而一帆风顺 。原来,由于做珠片的人越来越多,章华妹夫妇决定改做皮鞋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对皮鞋行业不熟悉——结果一年之内亏光了10多万元的积蓄,还倒欠别人几万元的材料钱。

当时,眼看着身边的个体户们越做越好,章华妹夫妇没有停手。1994年,他们在市区妙果寺市场租了间十多平方米的店面,再次投资做纽扣批发。那段时间,因为闻名全国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兴起,他们的生意做得如鱼得水。

1997年,在还完债务后,他们家的第三件“家庭大事”是花30万元买了一辆桑塔纳,成为令人羡慕的“有车一族”。从那时起,章华妹一家的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时,她才感受到那张用毛笔写的执照的分量。

最幸福的一刻——与总理握手

出人意料的是,自己拥有第一个体工商户执照,是她200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才得知的。

她显然不知道,20年前自己迫于生计的一个小举动,竟成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大标签。

这个“第一”,使她一下子从数以几十万计的温州个体户中默默无闻的一员,成为了全国“红人”。

当年11月,她参加央视举办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典礼”成为第四件“大事”,跟南存飞(南存辉弟弟)、郑胜涛、周大虎、黄正瑞等人以温州五个“全国第一”之名登上央视舞台。“站在身边的都是‘大腕’,我紧张得腿都抖了。”

自那以后,她“一夜成名”,慕名前来找她洽谈生意的客户络绎不绝。

2007年,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她把店铺搬到市区人民西路,面积也从十几个平方米扩大到200多平方米 。

同时,她做了第五件“大事”,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照片,图中穿红衣者为章华妹

2016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个体工商户先进代表,她也身在其中,并且与总理亲切对话。那天,章华妹的丈夫和儿子守在电视机前,当他们看到总理与章华妹握手的画面时,激动得第一时间将照片“晒”到了微信朋友圈。她说,被总理接见,是她人生最幸福的一刻,也是温州所有个体户最幸福的时刻。当然也成为小家庭最大的“家庭大事”。

40年间,从第一张个体执照到“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她和她的家庭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摸爬滚打。闲暇时,家人梳理总结:40年,7件“家庭大事”,是她们家史的里程碑,也是温州改革大潮在她们家的微缩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