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经过专家组从技艺专长、传承和创新、社会引领等角度综合考量、认真品评,浙江省百名“女红巧手”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揭晓。她们技艺精湛,得到同行高度认同,在刻苦钻研技艺过程中既立足传承又追求创新,且乐于传播技艺,在帮带妇女就业,带动妇女增收致富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乐清的张晓朵、郑放鸣、郑小红、王安丽名列其中,她们心灵手巧,以初心筑匠心,让我们来认识聪慧而富有创意的巧手们,开启一场精美绝伦、锦绣芳华的女红视觉盛宴。
张晓朵和细纹刻纸
细纹刻纸传人张晓朵从小受父亲熏陶,热衷于细纹刻纸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常年积极创作,共完成细纹刻纸100余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创作的《兰亭序》,在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清明上河图》长卷,在第七届中国(东阳)竹编木雕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盛世中国》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我的中国梦》,荣获201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抗洪抗敌交响曲》荣获2014年浙江省手工制品创意大赛特等奖。近年来,张晓朵先后在黄华实验中学开设细纹刻纸兴趣班、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细纹刻纸公益课、在乐清三中开设选修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优秀民间文艺。
郑放鸣和传统木雕
郑放鸣自幼随父学习雕刻,1979年进入乐清市象牙雕刻厂从事雕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定良,并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自此从事传统雕刻艺术40余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雕刻作品,代表作黄杨木雕作品《牛郎织女》在2010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黄杨木雕作品《探月》、《高原美》在2016年作为珍贵礼物分别被泰国前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诗和泰国温州商会收藏。多年来荣获国家级权威艺术展30多项大奖。现任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雕刻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
郑小红和乐清米塑
米塑又称粉塑,是温州独有的传统民俗工艺。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各类工艺品。郑小红就是温州市级米塑非遗传承人,所创作的米塑作品屡获国家级金、银奖。她开展的“美丽非遗 体验米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已持续6年,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
王安丽和环保手帕
手帕女人王安丽通过传承乐清民间“挑花”手工艺,带动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到传承非遗产品项目中来,手工制作各类花边产品推向市场,不仅传承了手工艺,而且让留守妇女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自身价值得以体现。王安丽把主打产品放在传统手帕创新上,制作出款式新颖、类型繁多、品味和实用相结合的环保手帕,将非遗产品传承循环环保项目发扬光大。
几位巧手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精美的作品,更讲述了一个个小手艺大舞台、新女性创新业的生动故事,优雅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