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列表
平阳幸福讲坛微课堂第十讲|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发布日期:2020-03-12 浏览次数: 来源:市妇联 字号:[ ]

本期由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心理学老师刘冬芬,为大家分享关于孩子专注力的问题 。

刘冬芬简介:心理健康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国家认证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高级育婴师培训师,温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晴朗家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林文釆家庭教育温州中心负责人。

专注力是什么?

简单来说,专注力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将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或集中到一个事情上,而不去关注其他不相关的事情的。专注力是大脑信息加工的过滤器,留下来最关注最核心的信息,过滤掉其他无关的信息。

很多科学家、艺术家等伟人的轶事,都有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闹的糗事。牛顿做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了;爱因斯坦思考问题时,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女儿忘记了;王羲之写字时,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忘记了空间和时间。

专注力对孩子有多重要呢?

可以说,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专注力高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进入"状态",做事效率比较高,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专注力差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坚持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也差。一位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到: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注意力集中。细心观察周围的 “学霸”,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见得比我们的孩子更聪明、更努力, 但是他们学什么都快,学什么都能学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比别人专注时间更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效果更高。

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学习,听课不专心,总有小动作,常常东张西望,有点声响,就会分神;作业磨磨蹭蹭,边写边玩,任何理由都能让他中断他写作业这件事情,有的时候喝点水呀,吃点东西了,上个厕所了;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常常丢三落四,不注意细节,会做的题总因为粗心大意做错;父母对他的要求或者是给他建议,孩子好像听到了,又好象没听到,心不在焉,做事情有始无终,常常半途而废,或者是虎头蛇尾等。孩子身上这些让我们“头疼”的毛病,其实都跟专注力不足有关。

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可能有家长现在会着急地问,除了牺牲自己的时间“盯着”,不停地“唠叨”,还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今天和各位聊聊提升孩子专注力,容易忽略的两个根本。如果您重视了专注力根本的原因,相信您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

我是家庭治疗师,在工作室接待的通常是一个家庭,咨询时,往往是因为孩子有状况,其中呢,有一些孩子确实就是有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他们的听课的效率比较低,而且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情绪问题,甚至也会有人际方面的,跟同学的冲突等等,家长们会问我说,老师,你到底怎么看啊,孩子的注意力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赶快修正回来?

我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作为家庭治疗师的一些视角,首先要分享的一点就是在治疗师的眼里,并不会把有问题行为或者说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说上课的效率低这样的一些行为问题的孩子看作是一个问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有一些行为问题或者说是有一些注意力方面的明显的一些症状的话,其实是孩子们的内心有一份无言的呼喊,他在说,请看到我内心深处有一份深深的渴望,没有被满足。

问题行为或者说一些呈现出来的状况,也是一个信号,就很像是生活中的,我们碰上红灯亮的时候一样,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家庭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了,所以我们如果希望某一些呈现出来的所谓的症状消除,那我们当然不能仅仅在孩子身上去着手,而是要去看一看我们整个家庭系统哪里不协调了,是不是有的地方太紧,有的地方又太松了,是不是缺乏一些弹性或者在某些层面上是混乱的,然后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去调整。孩子是未成年人,他的生活很大的一个重心,是在家庭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是什么?心理营养就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就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一样,非常重要。心理营养包括无条件接纳,重视,肯定赞美认同,安全感和榜样。当心理营养足够,孩子就健康成长,如果不够,就容易产生偏差行为,专注力差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如何给予孩子心理营养呢?这需要家长好好了解一下孩子,当您清晰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缺什么补什么,对症下药即可。

我看到,在一些家庭里,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这种孩子有困难有人帮忙,家长关注重视孩子,愿意帮助孩子的,同时孩子又在一个民主的环境里,什么事情家长会跟他商量,询问他的意见,会听他的意见,同时,家长还会适时给孩子肯定赞美认同,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感觉到被接纳和被爱,自我价值感高,专注力就容易强一些。特别是等到他青春期以后,在这上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其二,重视是什么意思?重视往往是在时间上体现,如果你把时间特意给我,陪伴我倾听我,我就觉得被重视,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一直坐在孩子旁边玩手机,有的家长说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盯着孩子做作业,这不是重视孩子,这是盯梢,这是在重视手机里的朋友圈。重视是高品质的陪伴,心和心在一起。

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如果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那么这个孩子越独立,越不黏糊人,加上家长不会轻易去打扰孩子学习活动,孩子比较自主,有安全感,他对自己有信心,他的专注力就越好。所以在家庭里面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让孩子去完成他可以完成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这个孩子找到“我行”“我能行”的感觉。如果没有发展这种自主感,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榜样也是一种作用,特别是小学生,有的时候需要给他榜样的力量。一个小男孩自控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往往会配备旁边坐一个专注力自控力好的小女孩,这个就是很好的榜样。在家里,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家长的专注力如何,自控力如何,会对孩子潜移默化。

原生家庭对孩子内在安定的影响

生了孩子,父母是随着这个孩子一起长大的,我们自己也在成长,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学习,包括我们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包括夫妻关系互动模式的调整等等。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方面是父母要有稳定的情绪,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基础安全感,0—3岁感受不到母爱,3—6岁感受不到父爱,那么你就不要想这个孩子有多强的专注力。

所以我们常说,父母的情绪平和,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专注力上,当孩子吸收到足够的安全感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安定,也不会被情绪困扰而内耗。其二,是父母关系要稳定和谐,当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孩子的心便踏实了,如果一对夫妻,常常大声喊骂,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内心自然很不安宁,更不用说专注力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