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永嘉教育局招募组建起一支以党员教师为主的10人团队,开通疫情心理热线,其中女教师9名。她们以爱为线,乐做师生的“补心人”,为阴霾下的脆弱编织一份温暖和坚强。
吴月新,中共党员,浙江省优秀心理咨询行政督导,2018年县优秀志愿者,2019年市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优秀志愿者。
在本次抗疫情中,县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研训员吴月新负责组织招募10位志同道合的心理咨询师,开通县教育局疫情心理热线,统筹协调,细致周到,讲求科学。2月3日热线(67221877)开通后,她组织线上培训,整理每天疫情信息,收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进行学习消化、整合应用。
有时因占线问题,来电者无法再拨打电话进来。为此,她去电信公司认真请教,自己花钱买来个人号码,以专门回复未接来电者的问题咨询,开展一对一公益服务,彻底解决来电者的困扰。团队志愿者们临时有特殊事情,她随时顶上没有二话。2月8日,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扩大热线服务范围,接受全县所有群众来电咨询。2月10日“空中课堂”开通,她主动提出增加晚上心理热线咨询时间和QQ、微信咨询方式,为不让其他志愿者增加负担,她独自承担增加的全面任务。她和团队开展热线咨询、网上咨询或“一对一心理跟踪”等公益服务。这段时间,她们接听了大量电话,回复了大量文字,有效缓解特殊时期广大师生群众的心理压力,为共同抗战疫情做出应有努力。
厉珺,中共党员,永嘉县职业中学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13年,经常奔赴全省各地开展各种心理援助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永嘉养正心理援助义工团副团长,温州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理事,2019年被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接到永嘉县教育局开展心理热线的任务时,厉老师已经接受团市委邀请,加入了“共青团温州市委心理疏导应急志愿服务队”,肩负着重要任务。但她毫不犹豫又接受了县教育局的任务。
厉老师孩子正在读初三,受疫情影响,正在家中紧张地学习。厉老师跟孩子约法三章:“妈妈接热线电话时不许敲门,有事等下线后再议。在门外不许发出大的声音。如果妈妈接热线、写咨询报告忙,你要做饭并照顾好自己。”她说,心理咨询需要一个相对宁静的氛围,有时在家做线上咨询,爱动的孩子容易影响心理服务工作效果,所以就跟孩子提前约定。
在孩子眼中,厉老师有时候确实很严厉。但在心理服务时,她却是一个声音和美而有见地的“知心人”、“补心人”。
热线开通第一天,厉老师主动认领了值班工作。一个上午,她就接到了五个电话咨询。她凭着专业的能力和真诚的态度,缓解来访者的焦虑情绪,给每位来访者切实有效的帮助。
结束后,厉老师在热线工作群里,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一一告诉其他老师,吩咐注意事项,并把自己设计的咨询记录表拍照给其他老师分享。
在这次战“疫”中,无数人在无私奉献。厉老师,以她的专业精神和能力,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
从此次疫情爆发以来,她时刻关注着新闻报道,关注家乡的疫情变化。在得知教育局牵头组织开通疫情心理热线的工作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热线志愿服务。
巽宅镇部分地区被临时安排成疑似病例的集中安置点,这对于生活在周边的山区人民来说是一个难以适应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设置为集中隔离点的第一天,就陆续有学生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途径向叶老师寻求心理援助。除了安抚情绪、降低焦虑,科普疫情的有关知识以及相关辟谣对山区人民来说更为重要。
叶老师居住的社区位于乐清市柳市镇,在此次疫情中总体情况比较严重,从正月初一开始,所在的村子和周边都进行交通管制。她的丈夫也参与到了社区的青年义工岗位当中,定时定点外出进行巡逻和检查,有时排查工作必须加班加点进行。家中有年老的长辈和年幼的两个孩子(分别才1岁和3岁)。叶老师努力协调好两人的工作,既护小家,又帮大家。家中有长期对外出租的场地,都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租赁办厂的,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叶老师出面协调,耐心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劝返和解释工作。
这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教师,她秉持心理咨询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刻,发挥所长帮助他人抚慰人心,忙碌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