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列表  -->  市级资讯  -->  列表
数字赋能家事“微治理” 激发社会治理“大效能”
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次数: 来源:市妇联 字号:[ ]

近年来,温州市妇联积极履行市维护妇女权益暨平安家庭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牵头协调职能,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强化数字赋能、部门联动,注重多部门资源整合、数字化服务创新、智能化平台构建,有效提升反家暴、家事排查化解等工作的协同性、精准性、高效性,促进家事“微治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家庭源动力,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温州数字赋能反家暴经验在第十届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在浙江省2024年平安家庭公益云课堂作交流展示;温州市龙湾区发出全国首份线上全流程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例入选中国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瑞安市大数据赋能家暴警情处置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服务保障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平阳县发出全国首份分手暴力线上全流程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三维融合打造家事“数字哨兵”,让前哨治理“实”起来

一是以141智治体系为牵引,构建家事排查长效机制。依托浙江省“141”智治体系(“1”指县级社会治理中心,“4”指乡镇(街道)基层治理的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1”指村社网格),推动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性侵等排查纳入基层网格重点事项,同时,畅通公安非警务警情事件与“141”智治体系信息转介,将发生过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暴力的家庭纳入基层网格重点关注对象,构建常态长效排查机制,形成“排查—化解—回访”服务模式。

二是以和睦e家应用为核心,构建家事源头治理机制。推进浙江省妇联“和睦e家”应用运行(集家暴维权、家事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身安全保护令步调一致、反家暴庇护所查询等六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畅通“浙里办”群众上报端、与公安家暴类警情推送端、妇联排查录入端,对家事纠纷、家庭暴力等事件实行“红黄蓝”三色定级及“升降色”动态管理,进一步集成指标体系,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建立“三色”家庭档案3200多个。

三是以地方自主创新为动力,构建家事风险预警机制。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强数字创新,注重家事风险预警。如龙湾区妇联、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分局建立“微联动”数据共享平台,整合110报警、婚姻登记、家暴案件等信息,形成婚姻家庭纠纷风险预警数据库,建立三级风险评估、实行分级管理服务、打造多方解纷矩阵,形成“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联动处置”高效协同工作模式。瑞安市莘塍街道依托“141”智治体系,整合公安、民政、妇联等数据,建立婚姻家庭矛盾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对高风险家庭提前介入,防止矛盾升级。

三链协同创新家事“数字服务”,让中端处置“智”起来

一是强化公安数字服务链。先后出台《温州市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家庭暴力警情处置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家庭暴力警情告诫制度的通知》,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警务受理范围,将家庭暴力告诫书线上开具纳入公安执法办案平台管理,上线温州“智能风险干预平台”家事情感纠纷防控应用,运用大数据对家暴等家事纠纷排查处置开展分析研判,落实责任民警回访和二次干预制度,确保不发生“民转刑”等极端案事件。2024年,温州市家庭暴力告诫书线上发放率60.3%。

二是强化法院数字保护链。建成“法护家安”集成应用,在线上建立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家事纠纷源头治理机制,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制度落实,形成智能化流程体系,实现“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智能化”的司法审判。通过法院、司法局、公安局、妇联等联合制定“法护家安”线上协作机制,加强反家暴人身保护等模块应用协同联动,做到数据一地输入、全域共享,实现人身安全保护令24小时快速作出,线上派单化解纠纷,裁判文书、未成年人档案等一键生成。全市现已全面推行“法护家安”应用在线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三是强化法援数字关爱链。实行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深化主办责任制、容缺受理、承诺制等便民措施,建立妇女反家暴等维权“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绿色通道,实现法律需求“15分钟快速响应、24小时不间断服务”。2024年,全市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2884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1万人次。瓯海区妇联还推行“智慧服务”,形成集“案件受理、分级处置、家暴庇护、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关爱保护”为一体的数字化服务模式,借助温州为侨服务“全球通”海外远程视频系统为未成年人完成办理温州首例海外法律援助申请。

三向发力筑牢家事“数字屏障”,让末端防控“稳”起来

一是创新数字模型,提升检察监督质效。瑞安市检察院通过关键字调取公安涉家庭暴力110警情、妇联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中心被家暴妇女求助及投诉、法院人身保护令等数据进行碰撞,构画“数字地图+家暴数据库”,绘制立体式、可视化的家暴案件数字地图,动态管理家暴数据,形成全市域数字化反家暴工作模式,推动家暴警情100%流转至“141”智治平台进行跟踪反馈,建立集快速有效处置和积极查访监督为一体的联动模式,确保事前防范、事中处置、事后监督“全闭环”管理,预防家庭暴力反复发生、恶化升级,推动反家暴领域系统治理。

二是创新数字服务,强化家庭赋能成长。市中院“法护家安”应用把未成年人关爱、家庭教育指导作为重要模块进行建设,协同妇联等对未成年人精准跟踪保护到18周岁,在线为家庭沟通、子女教育、情绪管理提供个体纠偏和普适性、预防性指导。通过数据整合共享,智能分析场景应用,分析监护教育不当或失管原因及对策,为家庭功能健康化矫正提供简单、易操作的数字化平台。2024年以来,“法护家安”关爱未成年人功能模块共建档8384人,家庭教育指导应用服务2445次,其中发送家庭教育指导文书1336份,促进家庭赋能发展。

三是创新数字应用,破解亲子探望难题。龙港市创新推行“易探帮”探望权行使机制,为离异家庭搭建探望子女平台,积极引入群团、社区、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建立亲属助探员和社会助探员两类队伍,全程通过“易探帮”平台参与协调、督促当事人正当行使探望权。乐清市法院在全省首创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档案管理系统,迭代升级为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未成年子女成长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本单一、线下、传统模式向全市域、一体化、集成化、信息化模式的迭代升级。